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组织、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2025年5月6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宣布,将进一步扩大对海外药品生产设施进行无预先通知的检查,涵盖出口美国的食品和关键药品等医疗产品。FDA局长马卡里指出,美国海外生产商多年来享有“双重标准”,即在检查前被提前通知,而美国本土生产商则没有这样的待遇。他表示,这样的局面将在今天彻底改变。
根据FDA发布的新闻稿,此举旨在确保海外企业和国内企业接受同等严格的监管标准。顺利获得在印度和中国的无预告检查试点,FDA希望全面提高对海外生产的监管力度。近年来,美国每年进行约1.2万次国内药厂检查和3000次海外检查。通常情况下,国内生产商接受检查是没有提前通知的,而很多海外生产商被提前几周通知,这导致了监管力度的减弱。FDA强调,即使这些企业提前得到通知,海外生产商出现严重质量缺陷的频率仍高于国内生产商的两倍。
FDA指出,突袭式检查将帮助消除不法行为,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对于拒检或试图阻挠检查的企业,FDA有权采取措施,包括禁止其产品进口。该政策还将揭露那些伪造记录、掩盖违规的企业,以便在问题导致安全事故之前将其扼杀。
这项政策调整与特朗普总统于2025年5月5日签署的行政令相一致。行政令指出,美国国内药厂设施面临多重监管障碍,包括FDA的突击检查,这使得设施建设费时且耗资巨大;而在海外,检查频次则相对较低。为了恢复美国药品供应链的安全,行政令要求FDA在90天内制定完善的海外工厂风险评估和检查制度。
这项行动得到了国会的支持。2023财年拨款法案就已提到相关试点项目,要求FDA增加对美国海外药品生产企业的突袭监督检查。2024年,国会多位议员对FDA的海外监管提出质疑,认为其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一些国会议员指出,FDA对于国外企业的检查有时只是形式上的,而对国内企业的要求则更加严格。
从政策演变的角度来看,对海外药品生产实施突袭式检查是多方因素共同有助于的结果。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美国对国外药品的依赖程度持续上升。根据调查,超过50%的美国药品由海外企业生产,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占据了大量关键原料的供应。疫情期间,FDA的海外监管检查陷入停滞,导致许多问题厂商迟迟未能接受检查。多起药品质量事件让人们对海外生产的安全性产生了担忧,也有助于了监管政策的调整。
例如,2023年印度的一家公司被查出生产的眼药水中含有超级细菌,导致多名美国患者感染,其中一些人不幸身亡。此类事件迫使美国加强对海外生产的监管,以确保药品的安全和供应链的稳定性。
美国监管专家认为,加强海外监管对于确保药品安全至关重要。杜克大学教授里德利提醒说,一些仿制药厂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牺牲质量,如果没有严格检查,银河国际GALAXY(中国)可能只能在悲剧发生后才知道问题所在。
然而,实施该政策可能面临一定挑战。大规模海外突击检查需要庞大的资源投入,而FDA海外办事处和检查员的人力资源有限。此外,地缘与文化差异也可能对执行效率造成影响。不过,美国政府已经表示,这一行动并非针对特定国家,而是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全球药品质量和供应链的安全性。
对中国和印度等主要药品生产国而言,新政策的实施可能带来更严格的审查要求,因为它们为美国市场给予了大量仿制药原料。未来,这些生产商面临更高的质量合规要求,以应对更加频繁和无预告的检查。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给予信息研讨,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组织。